歡迎進入同心縣委組織部網站!
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,也是一以貫之的工作方法,是謀事之基、成事之道。組工干部要提高調查研究能力,通過察實情、聽民意、謀實策、辦實事,在調查研究中提高本領、挺膺擔當。
要有“想干事”的動力,在堅持問題導向上下足功夫。問題是時代的聲音,做調查研究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,帶著問題和思考去調研。瞄準組織工作戰略性、全局性、前瞻性重大課題,圍繞組織、干部、人才等各領域各方面,確保調查研究站位高、主題新、作用實。對標新時代組織工作新要求,堅持以“小切口”做好“大文章”,緊密聯系崗位職責和實際選準調研主題,不能“眉毛胡子一把抓”,更不能太大、太空。前期做好充分準備,包括制定調研方案,明確目標、調研內容、調研方法、調研步驟、調研地點、調研人員、調研對象、組織協調等基本要素,緊盯工作重點,有針對性地開展調查研究。善于運用調查研究的方法,撥開迷霧,分析研究問題,鍛造“既見人之所見,亦見人之未見”的眼力。
要有“會干事”的能力,在堅持目標導向上下足功夫。近水知魚性,靠山識鳥音。組工干部要腳沾泥土接地氣,下到基層調查研究還要講究態度和方法,既要清醒地認識到“群眾是真正的英雄”,又要有“滿腔的熱忱,眼睛向下的決心,求知的渴望”,以謙虛的姿態,把心交給干部群眾,同他們做朋友,使他們講真話、說實情,從而向群眾尋求真理。調研過程中,既要“走馬看花”,又要“看花走馬”,也就是要處理好全局與局部、整體與部分的關系,多跑幾個點,多問一些人,同時要聚焦個別有代表性的調研對象,做到全面與典型相結合。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、不同時間都多次強調,調查研究是黨的重要工作作風和工作方法,鮮明地指出:“沒有調查,就沒有發言權,更沒有決策權?!薄督M工道與行》一書中提到,煙臺市福山區委組織部將短時間考核向蹲點考核拓展,選派組工干部到維穩壓力大、工作任務重的部門,通過與干部同吃、同住、同勞動、近距離、全方位開展為期3個月的深入考核,在當地取得了強烈反響。這實際用的是調查研究中實地和蹲點調研法,通過長時間近距離調研了解,作出公平公正、重視民意的干部選拔任用決策。
要有“干成事”的魄力,在堅持結果導向上下足功夫。行之力則知愈進,知之深則行愈達,1509年,王陽明在貴陽講學時提出“知行合一”理念,“知”是感知的意思,強調只有在做過程的感知才是真的知,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就是為了強調行動的重要性。調查研究察到的實情、聽到的民意,只有結合工作謀成實策、辦成實事,指導工作的發展,才能體現其價值。通過調查研究,切實把社會期盼、群眾智慧、專家意見、基層經驗納入到決策過程中,實現主觀與客觀相結合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,提高決策的科學性、精準性和可行性。組工干部要聚焦職責使命,不斷擦亮初心底色、實干底色,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,聚焦急難愁盼,想千方、設百計,把基層黨組織問題解決好,用責任與擔當書寫一心為民的公仆情懷。在調研工作中要堅持實踐、認識、再實踐、再認識的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,實事求是,不斷提升認知能力和水平,推動組織工作實現“實踐-認識-實踐”的螺旋式上升,不斷展現新氣象、作出新貢獻。